那就是任凭洪水滔天,我只管一念解脱!
这种人其实算不上自私,为自己着想如何算得上自私?如果一人连自身周边都不考虑的话,你说他心怀天下,似乎很难让人相信。事实上,若世上都是自了汉这种人,世界反倒不会有那多战争苦难,因为自了汉虽为自己,但会遵守戒律,绝不会害人。
知道是害人的举动而不行的人,已不常见。
听起来不可思议,但你若见到吸烟有害,还发现有那多厂家仍旧坚持制造香烟,就知道明知害人而为之的人早就屡见不鲜。
不过自了汉有极大的缺陷,自了汉最大的问题就是对世上的烦恼少去认知,他会径直规避躲开烦恼,但不能破解烦恼。
但这种修法的确可让他证悟,是以修行中,倒有很多人选择这种修法。
释迦有感于此,才传授世人菩萨道。
自了度己,菩萨度己度人,演化到后来,就变成小乘和大乘的区别。
慧远虽是偌大名头,被后人敬仰,带着一帮信徒以白莲自比,希望通过法门带着信徒前往净土,但本质上,他更近自了汉。
闭关不理世俗问题,只想着证悟解脱,就是自了的特征。
这种人虽已是世所罕见,但缺乏对六道真正的了解,因此还会陷入红尘的烦恼中。
慧远主张念念成佛,信自己只要不停的除尘趋光,临终时阿弥陀佛就会前来接引他。
这是佛经所言,慧远深信不疑,这已经化作了他的信仰,因此在见到阿弥陀佛现身后,以为是来接引他前往西方极乐世界,难免跪倒拜见,心生欣喜求度。
沈约却知大有问题。
——若以色见我,以音声求我,是人行邪道,不能见如来!
这是《金刚经》上明确的提醒,以音声色见,不能见如来。
那以音声色见,可见阿弥陀佛?
沈约清楚知道问题,慧远却是诚心诚意道,“弟子慧远,谨遵佛语,如今见到阿弥陀佛,恳请佛引我前往西方极乐。”
——其人临命终时,阿弥陀佛,与诸圣众,现在其前。是人终时,心不颠倒,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。
这些话语再度流过慧远的脑海,让他深信不疑的时候却有些困惑。
如何前往西方极乐世界?
虽说往生论中多有描述,可他终究算是头次经历此事,乍见阿弥陀佛,刹那忘却许多。
阿弥陀佛淡淡道,“慧远,你自幼资质聪颖,勤思敏学,年少就周游天下,精通儒学,旁通老庄……”
慧远听那声音轻柔慈悲,恭敬不敢多言。
阿弥陀佛再道,“你在弱冠之年,和胞弟慧持前往太行山聆听《般若经》,方知老庄尽为糠秕,于是大彻大悟,发心舍俗出家,跟随道安修行,着实算是慧根深种。”
慧远听阿弥陀佛对他所为这般清楚,没有起疑,反倒认为理所当然,因为佛本又叫做正遍知。
正遍知自然无所不知。
阿弥陀佛继续道,“可诚如你胞弟所虑,前往西方极乐又如何?”
慧远做梦都没想到阿弥陀佛会问出这种问题——无数信徒苦苦修行,只求脱离苦海,前往西方极乐和阿弥陀佛同住,可阿弥陀佛居然问你来这里做什么?
这不啻当头一棒。
当头一棒不是当头棒喝!后者是让人清醒,前者却将人打蒙。
慧远明显有些糊涂,期期艾艾道,“弟子驽钝,不明佛祖真意。”
阿弥陀佛轻声道,“若善男子善女人,修五念门成就者,毕竟得生安乐国土。见彼阿弥陀佛。何为五念门?”
自从阿弥陀佛出现后,旁观众人倒是表情各异,可如慧远般真诚礼佛的却是一个都没有。
暖玉更是径直道,“这是妖孽。”
“为什么?”发问的夜星沉,他直觉中感觉阿弥陀佛出现的太蹊跷,立即起疑,这是他历经四世的本能反应,却没想到暖玉的本能同样不差。
“蛊惑旁人,即为妖孽。”暖玉断言道,“这个阿弥陀佛看起来宝相庄严,实则有些蛊惑之意。”
夜星沉赞叹道,“的确像是这样。”
琴丝却道,“是往生论。”见众人望来,琴丝解释道,“这个……有问题的阿弥陀佛说的是往生论。”
第2253节 五念门
当局者迷、旁观者清。
虽说此语不是绝对正确,因为有时候旁观者可比当局者要痴迷太多——不然网络何以有推手轻而易举的就能调动舆论风向,吸引一大帮路人津津乐道的围观评点?
此种情况,推手对内情过程请清清楚楚,所做的就像兴奋剂调动使用者的精神亢奋般,旁观者不过如吸食兴奋剂般获得满足,耗费了精神,更入痴迷。
不过如今的旁观者都不是路人,或者可以说,他们也是参与者。
从明界到暗界,从暗界到八百年前,从八百年前到空间还原诸点,从还原点到大千世界……
情欲小说